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人气指数:0 页面更新时间:2022-03-31 20:26
网站介绍

一、联盟成立的背景

     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8大部委联合下发了CNGI示范工程2005年研究开发、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任务书——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人大附中、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图书馆、长沙一中共同承担本课题的研发任务。

     为促进课题成果的推广,回报社会;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以研究促进应用,以应用推动研究,实现对全国各地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2005年12月19日,人大附中依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应用试验专项: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经教育部科技司批准同意,发起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二、联盟的性质、地位

     联盟的成立得到教育部科技司的肯定和支持,并专门发布了《关于依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应用试验专项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教技司[2006]61号)的文件。文件规定:

1.“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是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批准成立的、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领导下的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组织。

2.“联盟”的上级主管单位为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联盟办公室设在人大附中。

3.“联盟”由各类与基础教育相关的中小学校、图书馆、高等学校以及提供相应支持与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组成。只要拥护联盟章程并申请加入,都可以成为联盟会员。

三、联盟的宗旨、目标

     依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应用试验专项“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课题,以此为基础,通过网格计算技术,实现对全国各地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

四、联盟的业务范围和服务方式

1.集成和共享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的网格服务;帮助我国贫困地区的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程教育。联盟网站:中小学教育联盟网(www.g12e.org)

2.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联盟成员有效地开展合作,方便交流与共享。

3.组织相关教学观摩、竞赛评比、学术交流等活动;举办新产品、新技术研讨会、展览会和培训班。

4.编辑、出版联盟共建共享成果。

五、联盟的经费来源

1.争取国家有关部门以项目形势支持联盟的建设与运行。

2.通过开展自身业务工作获得部分收入,用于联盟的发展。

3.积极开拓筹款渠道,接受企事业单位及会员的捐赠、赞助,款项用于开展资源共建共享活动。

六、联盟已开展的活动

1.“支援西部教育,全国基础教育优秀中小学课件网络播出活动”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2004]34号)文件精神,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 盟与中国互联网协会宽带P2P应用推进联盟携手合作,联合举办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西部行”活动。本次活动于2006年6月2日正式启动,到2006 年年底结束,持续时间达7个月。在活动期前,面向新疆、内蒙古、宁夏、贵州、青海等地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免费开放;在为期7个月的活动中,共播出从小学到 高中各年级课件929节,累计播出时长1238小时。据统计,在线收看小学课程的总人数为15750人、初中课程为525000人、高中课程为 126000人;7个月的观看总人数达到666750人。除了输出人大附中及联盟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还配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供了相关公共教育资源。

     此项活动得到了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互联网协会及部分IT企业的大力支持。在9月21日召开的“2006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获得了2006年度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公益日特殊贡献奖。

     2006年11月21日,12月26日,联盟先后两次举办了“人大附中公开课暨北京宁夏两地远程互动课堂网络直播活动”。

     2006年12月26日,课题组举办了“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平台”开通仪式。中国互联网协会胡启恒理事长与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共同在电脑前共同启动了“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平台”的开通按钮。

     2007年3月1日,又举办了北京、宁夏、河南三地三校远程互动教学示范活动。

2.举办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论坛

     2006年7月15-16日,联盟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校长、信息中心主任参加本届论坛。教 育部科技司、中央电教馆的领导亲临论坛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彭芝校长作了题为《加强横向联合、搭建网格平台,探索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的主报 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图书馆的教授和专家作了相关的学术报告;我校彭晓老师作了《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创新》的经验介绍。

3.举办首届国家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大奖赛暨多媒体课件大赛

     为了充分挖掘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整合学科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加快我国多媒体课件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进而丰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资源库的建设,满足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服务,实现教育 资源价值的滚动发展。2007年9月举办了首届国家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大奖赛暨多媒体课件大赛,有20多个学校共100多件作品进入了决赛。

     此外,课题组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与联盟内的学校开展具体的技术培训和远程指导。每期6课时,分3天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国家基础教育网格简介》、《资源加工系统》、《G12A资源共建共享网站平台使用与维护》。

4.举办课题验收会议

     2008年6月30日,教育部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CNGI示范工程2005年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项目 验收会。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总结报告、技术报告、联网试验报告、系统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观看了系统演示,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本项目 在国内基础教育行业的资源共建共享中首次使用了IPV6技术和网格技术,起到了积极地示范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建设内容, 在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超额完成了任务书的要求,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在2008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CNGI阶段总结和成果汇报大会上,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承担的CNGI“基于ipv6的国家基础教育网格应用示范”项目,列入全国37个核心项目在会议中进行了重点展示。

5.承担国家示范工程-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试点工程

     2008年6月18-19日,人大附中联合全国30余所知名中小学,在钓鱼台召开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讨论会,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建成优质基础教育资源20000课时,发展更多的节点学校,探索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开发服务的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七、联盟已经产生的影响

     到目前为此,联盟已发展成员学校700多所,实名注册用户40万多人。开展了多次远程互动教学示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户反映良好。

     此外,联盟还借接待各界参观人大附中之机,积极散发联盟自己编写的宣传材料。一年来,联盟又重新编辑了白皮书,发出资料1000多份,并将“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论坛”的报告、讲演汇集成册,编辑出版了内部刊物《中国基础教育网格》。

     多个省市教委正积极准备,希望能整个地区集体加入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中。

八、为什么要建设基础教育网格?

     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平衡,各种基础教育资源无法透明共享。人们却无法自由查找、获取这些资源。大量的资源都是孤立的封闭的,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无法访问的。

     对我国来说,建设基础教育网格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得以透明共享。通过基础教育网格的建设和开发,实现各个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全面连接和共享。

     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格传递给教育水平不发达地区的用户。

     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共建共享环境。

九、目前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存在哪些问题?

     从总体来看,基础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优质的、农村中小学能直接使用的视频资源匮乏。完全由厂家提供资源多属于素材类资 源,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对教学缺乏支持,可用性较差;教师制作的资源满足了个别应用需求,但难以系统化、规模化。资源整体质量不高;资源分散、标准不 一,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整合与共享难度大;资源信息缺乏提炼,难以满足学习者按需所取。不同的资源服务体系不能互通互联。

十、网格技术运用到教育资源共享上,会遇到哪些应用难题?

     首先是资源共建。解决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总体匮乏的问题,只靠少数机构是难以达到目的的。需要整个教育界的参与,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应用走到前面 的各中小学校的参与。当然,为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各学校资源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各自的特色课程、优势课程及校本资源库的建设上。

     其次是资源共享。放在各学校本地的资源,终究是零散的,形不成规模。可一旦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我们课题研究及所开发的基础教育网格平台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
此页是<中小学教育联盟网>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